近年来,由于国际水电市场低迷,国内竞争企业的增多,项目业主对于制造企业的选择增大,要求越来越严,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运输费用等大幅上涨,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落实公司职代会要求之一“提升经营质量”,结合公司在执行的大坝改造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实现目标成本的管控到提质增效。
靠现代化的管理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必须抓住管理。要将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设计、制造、发运、安装、财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把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运输费等每一项费用细化到单位产品成本中,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新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实到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具体行动中。在此基础上,一是要增强设备的外协,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的外协资源,让外协厂家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从而控制设备的外协费用;二是增强发运管理,集中发运,减少发运的批次,减少每批次发运的固定费用以及增加发运的装载率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三是要加强工期的管控,缩短安装工期,从而降低人工费,机械租赁费以及现场的间接费;四是强化变更索赔的管理,加强合同条款的分析,加大变更索赔的力度,通过变更索赔的利润来增加效益;五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体系,对于拖欠的工程款,采用拖欠的货款,要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予以积极清收,严格考核和奖惩。
靠技术改造降低成本
技术改造是降低成本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开辟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一是要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特别注重工艺技术改革,积极采取新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在达到产品质量目标的同时,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在产品的外购件选择上,积极与业主工程师沟通,以国内品牌,合资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替代原装进口品牌,以减少外购件的成本;三是在实施大坝改在安装项目的建设中应注意降低项目的安装成本,注重以较少的投入求得较多的回报。一方面要采取短、平、快的安装工艺流程方式;另一方面要采取超常规的技术优化管理,实施要快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争取早日投资回报。
强化人员成本意识,提质增效
强化项目部全体人员成本意识,不断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职工素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也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如从焊条、工业用气、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等小事做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首先,实行招聘与聘任制相结合的人事制度,优化劳动组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差者下”,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动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降本增效的工作中去。其次,在科学测定确保最佳成本目标所必须的劳动量的基础上,相应改善劳动组织,核定劳动定员,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减少因非生产性人员过多和窝工、怠工、劳动量不足造成的消耗。增加有效劳动时间,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量和工资成本,按生产经营需要,对岗位进行精简合并,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靠过硬的质量降低成本
产品的质量与产品成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谁的产品质量好,谁就有竞争力,产品就有市场,就不会占用过多的资金;产品质量高,不出或少出次品,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高,可以赢得更多的用户,直接增加合同,降低销售成本;产品质量高,实际上也就节约了能源、原材料;产品质量高,就可以节省劳动力与管理费用,这样无疑会降低成本。一是要加强国内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通过派驻监理,不定期的巡检,业主工程师的验收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口,减少现场的质量处理费用;二是强化项目部的安装质量管理,每天反馈质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控制质量成本;三是要充实质量管理力量,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专职检测队伍,制订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测制度和标准;四是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质量攻关。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攻关活动,使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有组织领导、有活动课题、有计划安排、有检查落实的受控状态下进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质增效,人人有责。公司应该全员行动,以提高生产经营运行质量为中心,以全力完成公司2020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为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提质增效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打赢2020年“提质增效”攻坚战,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