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米镗铣床出现故障,请速来检修。”早上,刚一上班,夹江公司眉山分公司机修班就接到生产科的通知。故障就是命令,任务就是责任。在班长肖刚同志的带领下,机械维修人员戴好口罩背上工具快速奔赴生产现场,投入工作。
眼前这台16米镗铣床,承担着全厂闸门整体铣削机加任务,在机械人员心里,设备就是工人的饭碗。一旦这台独一无二的设备出现问题停工,势必影响工期,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机修师傅们不敢懈怠,戴好手套,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原来是机器长时间的磨损加之设备自身设计缺陷导致镗铣床主轴箱的上下移动功能失效。找到了问题根源,可是,拆卸损坏的机件非常困难,陈旧、老化不说,那位置离地面大约五六米高,场地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操作。经过商议定下方案,一个人在上面操作,其余人在下面配合开吊车、拆螺丝、挂钩、递工具,这场景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师傳们全神贯注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对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汗水在脸上不停地流淌,大伙儿的衣服几乎都湿透了,但没人叫苦,没人叫累,只有一个念头,“抓紧时间抢修,坚决完成任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损坏的机件终于拆下,大家松了一口气。然而,正值疫情,设备厂还没复工,要是等厂家过段时间把配件生产好送来也不现实,时间就是效益,要是耽误了生产,延误了工期,到时业主索赔,那就麻烦了。刻不容缓,大家不休息、不喝水,围在一起分析设备原理图,运用多年所学知识和经验,反复思考,不断优化最佳处理方案,最后师傳们决定由自己解决。难度肯定存在,可对经历过一次次考验的师傅们又算得了什么呢。经过加班加点的精心制作,终于完成并成功安装到位,一次性达到设备使用要求,这条作业线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听着机器发出欢快的声音,早已饥肠辘辘、一身油污的师傅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机修班全体五名职工都是技师,其中两名共产党员,平均年龄40多岁。他们承担着全厂三四百台设备的维修任务和设备突发险情的抢修工作,对每台设备的性能了然于心。就是这样一支敢打硬仗、早出晚归的机动小分队,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平时,他们一有空就看书、讨论,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班组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班长经常组织人员下车间巡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上报,指导班组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只是夹江公司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像机修班这样的师傅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坚守生产一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防疫检修两不误,齐心协力保工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水电人的责任与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