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不断深入开展,整治“文山会海”现象成为作风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2019,中央多次会议提到“文山会海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会议多、文件多问题还没有有效解决”,查问题、抓整改、树新风,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现象刻不容缓。
发文和开会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方式。“文山会海”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将太多的精力都用于拟写文件、材料、开会、收发文,真正抓落实的时间反而所剩无几,让发文和会议渐渐成了一种形式、一种累赘。其实文山会海现象出现不仅仅只是会议多、文件多,还忽略了重要的一环——精准高效的沟通,现在许多企业职工群众不是文山会海的文牍主义,就是从上至下的鸦雀无声,沟通的冗赘、不畅就直接影响工作的灵活性和决策效率。例如年终会议,领导告诉大家公司未来的新政策、新观念,领导很有煽动力,大家鼓掌、同意,回去以后开开心心地继续执行旧政策。最后面临检查,发现底下人还是没有明白,又召集会议,再把公司的政策再讲一讲,再做个报告,发个红头文件,于是就出现“文山会海”这个词了。
在制造企业,制造现场是一切工作的重心,所以各项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开展,上级公司和领导干部就必须要下基层搞调研,搞调研还要精准发力,绝不用形式主义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比如到基层去检查考核,要经常去现场、到群众中了解落实成效,而不是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到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一竿子插到底,而不是前呼后拥走“经典调研路线”,看包装出来的“盆景”;调度工作,还要更多地在“人来人往”中搞面对面的现场协调,而不是“文来文往”向基层发指令、催材料。只有沉到一线前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下去“一把抓”,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新突破。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来看,我们就要在解决“文山会海”上下功夫,整治公式化的工作方法、形式主义的检查考核,切实给基层松绑减负,让职工群众真抓实干、担作为,真正把精力用在推动公司谱写高质量发展实际工作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