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担当叫男人,有一种责任叫父亲。
很多文章塑造了父亲高大的形象,源于父亲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担当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父爱。只因孩子一声需要,父亲想方设法打好几份工,东拼西凑,历尽千辛万苦。然后,千里迢迢到学校给孩子送去生活费。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父亲忍辱负重去学校拾馒头。为了维护儿子可怜的自尊,假装和儿子不认识。儿子不让父亲到校参加家长会,父亲悄悄站在漫天风雪的教室窗外,认真听老师发言,棉袄上落满积雪。
为了让犯错的儿子继续读书,父亲带着儿子去给校长赔礼后,不顾双腿残疾,飞一般地奔出门外。
这就是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不善言辞,不爱表达,为了孩子,他什么苦都可吃,什么罪都可忍受,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位父亲。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悠闲的在马路上散步、跳舞的时侯,下了班的老陈回到家,带上妻子准备好的蔬菜、水果,骑上脚踏车飞快地向眉山方向驶去。老陈,今年46岁,在水工厂从事电工职业。他的孩子今年读高三,学校每晚11点关灯,当孩子提出租房住,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时,老陈一口应允。妻子常年上夜班,走不开,照顾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老陈身上。孩子中午在校吃饭,老陈负责提供早、晚餐。从彭山到眉山,大约二十公里,骑车要花一个多小时,老陈风雨无阻,每天把温暖送到孩子手里。
有一次,老陈重感冒,路上忘带雨具。中途,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老陈头昏脑胀,浑身淋得像只落汤鸡,骑行非常艰难。想着孩子,他忍受着疾病和恶劣天气的双重折磨,不断给自己打气,“挺住!”到达住处后,老陈赶紧换上衣服,给孩子做饭。孩子懂事,每次吃完就去学习,老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作为一名维护全厂机械设备的电工,老陈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给孩子做表率。如果懒散、敷衍、拖沓、不负责任,怎么在孩子面前抬头,又怎么去教育孩子呢?所以,当老陈听到孩子给同学说,“我爸爸的手艺最棒了!”从而更加努力工作,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把工作干得又快又好,不给孩子丢脸。
还有十多天就高考了,老陈一刻也不敢懈怠,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天坚持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学习咱帮不上忙,就只有出点笨力了。”晚上,在没有电视的出租屋里,父子一起在灯下看书学习的画面真的很美。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向父亲诉说,老陈不急不躁、悉心教导、巧妙化解,鼓励孩子放下包袱,用功学习。
几个月来,老陈记不得跑了多少路,花了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多少个夜晚,只记得父亲的责任。那责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的行程。那责任,刻下了车轮碾过的痕迹,洒下了老陈辛勤的汗水,承载着一位父亲深切的期望,也深深地印在孩子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