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别人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有了归宿,会让灰暗的天空变得明朗,冷漠的土壤开出花来。
孩子逆反、希望落空、疾病、接踵而来的麻烦、失败、意外的伤害,每个人都难以幸免,选择宽容或愤怒,就等于选择了快乐或痛苦。
《私奔》这篇小小说看后令人感动,它讲述了一名小学生因成绩考差躲在邻居家里,给父亲写了一封信,骗父亲说自己和某个患艾滋病的男子私奔,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就是考差了。父亲看完后如释重负,“还好,一切还不算太糟。”他马上和颜悦色地打电话让孩子回家,以后也不会在孩子考差或犯错时大发雷霆。他会宽容孩子偶尔的过失,循循善诱如春风消除冬寒,如暖流融化冰雪。宽容的力量让孩子和父母平等相处成为朋友,自觉改掉不足。如果父母被愤怒和怨恨失去理智,大打出手,孩子为了逃离暴力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结果真的会更糟。
给孩子营造温馨宽松的环境,讲究耐心的方法,孩子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样,对待父母的过失也要温柔容忍,不能任性地对父母大吼大叫、横加指责、使性子、耍脾气,那样会伤父母的心。
有个儿子平时不好好和母亲说话,有一次给乡下80岁的老母亲过生日时意见不统一,粗暴地数落母亲太固执并提前回城,母亲当晚便自杀了,儿子悔恨不已。给母亲过生日本是一件高兴事,为什么不尊重老人满足老人的心愿呢?多一点宽容,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与人为善,持一颗接纳包容的心,就不会患得患失。面对伤害,我们应保持理性,选择宽容,这样世界会更加美好。前不久,网上一则新闻讲述了一名学霸刺死老师,老师的女儿对媒体说,“凶手让我永远失去了热爱的父亲,我非常悲痛但我不恨他,一命抵一命没有用。他还年轻,冷静后他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希望他在牢里好好改造,出来后不再伤人,这也是我爸爸的意愿。”看后令人动容,只有胸襟宽阔、人格高尚的人才会有如此善举。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冤家宜解不宜结。成语《负荆请罪》表现了宰相蔺相如的豁达宽广;清朝大学士张英面对邻里相争提出的“让他三尺又何妨”,是多么的洒脱宽阔;而“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怨则透露出周瑜的狭隘自私,为天下人所耻笑。
所以,现代人不要小肚鸡肠,为一点小事锱铢必较、恶语攻击,引发口舌之争和牢狱之灾。古语说的好,“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宽容的人生哲学,充满大智大慧。反省自己,是否还在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耿耿于怀呢?面对那些不可避免的摩擦、分歧和矛盾,我们应学会包容,不计前嫌,心地宽敞,微笑着像掸衣领上的灰尘把伤害掸掉,友好相处。这样,让怨恨释怀,社会和谐,灵魂安宁,也有利于工作和生活。
有句话说,你生气一分钟,就失去了六十秒的快乐。那,何不宽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