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坚持”二字从焊工曹才军嘴里蹦出时,我为之一震。在他身上,我读懂了坚持的力量。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在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夹江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头顶烈日,戴着安全帽,穿着防护衣,各自忙碌着。曹才军半蹲在桥梁里,聚精会神地焊接,似乎在打造一幅精美的作品。
我走近他,身材健壮,几根花白的头发诉说着沧桑,大约40来岁,黝黑的脸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滴落,他只能用胳膊在脸上来回擦了擦。熠熠闪亮的眼睛透着机灵,嘴唇干裂,背上的衣服早已湿透。
那是最难焊的位置。当封堵板在外面安装上后,梁里面的空间就变得异常狭窄,稍微胖一点的人根本钻不进去,在里面的人也无法自由伸缩。焊接时烟雾很难排放出去,即使在梁上安个风机,也只能是稍微缓解一下。“这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言语间没有一丝埋怨。
“太热了。”十点过后,曹才军喝了一口放在旁边的水,笑着说,“人呆在里面简直就是蒸笼,不过还得抓紧把工作干完、干好”。说的轻描淡写,实则勇于担当。
“累吗?苦吗?”我关切地问。
“啥工作不累?不苦?”他腼腆地笑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吧,社会才能前进,企业才能发展。你看我的同事除了喝水、上厕所,一直都在抓紧时间埋头苦干。只要不倒下,就要坚持到底。”
“小感冒是会有的,吃两片药就好了,不碍事的,没那么娇气。”
我又问道:“喜欢自己的工作吗?”
“焊了十几年了,习惯了,也依恋了,舍不得放下,干一行就把它干好,这样才有意义”,他笑了。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看到自己焊的焊缝,无论外观还是内部质量都一次检测过关,心中就洋溢着自豪感,活干得漂亮,腰杆也挺得直。”
曹才军,四川人,毕业于水电七局高级技工学校,2002年分配到夹江公司从事焊接工作至今已15年,全位置合格焊工,先后参加了三峡、锦屏、向家坝、龙滩、巴基斯坦汗华、龙头石、苏丹麦洛维等11个国内外项目的结构制作。
提起曹才军,师傅们都竖大拇指,“这个小伙子舍得吃苦。爱动脑筋。”2007年瀑布沟电站抢修发电,他第一个报名申请参加,当时那里的人对他持怀疑的态度,他憋着一股劲,一定要争口气。他主动申请去焊高难度的6号机蜗壳,仰焊,有些位置要躺着才能焊接,消耗体能,操作难度大。他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凭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敬业心,最后圆满完成任务。
2008年9月,一道桥电站抢修发电,焊接近1000多米高强钢压力钢管,工期相当紧。当时主要使用co2气体保护焊,对焊接压力钢管是一个新的挑战。他越焊越勇,主动申请调往工地。
老婆意见很大,说他回来不到三天又要出去,心疼无比。他搂着老婆“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一切要以工作为重。我把全家福带在身上,想你们时我就看一眼。”他不负众望,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2009年焊接锦屏电站进水口快速闸门,他向班长提出使用二氧化碳焊接,得到许可。针对焊接坡口角度偏小不容易施焊等问题,他建议焊前采用碳弧气刨加大焊接坡口,这在当时首次使用,可以使焊丝更能溶焊到根部,增加效率,节约成本,比手工焊变形小,更好地保证焊接质量,得到了班组长和监理的一致好评,他还获得项目部颁发的明星奖。次年,在夹江公司举行的焊工技术大比武活动中他一举获得月技术能手称号。
对于获奖,他很谦虚,“纯属意外,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既不聪明也不能干,但一个人不管资质怎么样,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每一次他都是出色完成。“累并快乐着,干好工作就有意义。”这是他的口头禅。他不满足现有水平,有空时就看书学习,谦虚好问,积极报考技师提升自我。
他还把焊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们交流焊接经验,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焊接要领,取得焊接合格证书,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好带头作用。
看着他又转移到另一处弓着背,上身微倾,双脚纹丝不动,左手握着面罩,右手娴熟地摆动着焊条,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场。
“注意安全。”我提醒道。
“知道”,他呵呵笑道,“万一有个闪失,家里怎么办?”
“我有一个女儿,上初中了。”提起孩子,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每次出门她都会提醒我干活小心,别大意。我想趁年轻多挣点钱,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当然,也不全是为了钱吧”,他继续说:“焊接最苦的就是夏天,可这是我们的职责,再苦再累也得咬着牙忍着,坚持到底。”说完,他又继续埋头工作了。焊花映照着他那刚毅、执着的脸庞,他劳动的身影就像雕像那么美。
这只是公司众多职工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像曹才军这样的劳动者,坚守岗位,争分夺秒的工作着,忘记了炎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
工作中的曹才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