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停下忙碌一年的脚步,放下工作,回家和亲人团聚。但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设备,他们春节大假没有回家团圆,加班加点,只为实现川军对世界的承诺。
整个春节期间,中国电建集团水电七局夹江公司总部24小时不停工,近100名工人轮班值守,为的就是能够按时给巴基斯坦特瑞姆大坝改造工程,交出新的水闸。 还剩两个多月的工作量,但距离交货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春节期间,厂里不得不做出调整,要求工人们加班赶工。而18岁就开始在这里工作的朱阳威,又一次被安排在春节值守岗位。
就是这台机床,朱阳威已经用了7年,它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大型零件,打磨得平整一点,再平整一点。工作看似简单枯燥,但却是水利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初级加工的粗放型生产,到如今全程数字化控制的定制化销售,朱阳威目睹了夹江水工这些年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这座老工厂从国内走向世界的步伐。光是去年一年,厂里国际项目的销售额达到了2.3个亿,差不多占了总销售额的四成。而这些成绩,离不开像朱阳威一样日复一日面对冰冷的机器,重复工作着的基层员工们。
工作中的朱阳威
“没数过这是第几个加班的春节了!”早上八点,镗工班长靳江和平常一样准时来到车间交接班。
“没办法,走不了,外方客户对产品工期和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靳江说,春节期间他和工友们赶工的正是加拿大莫斯卡特水电站的闸门项目,而他所在的工序非常关键,凡是前面工序不能完成的一些孔洞都要交给他的班组,用人工和机器配合才能完成。
靳江坚守在岗位
车间很宽敞,靳江和工友们利用空中吊机将钢构件运送到操作台上。虽然闸门的块头很大,但在上面打孔本身却是一个细活儿。“误差都是0.01mm级别。”靳江说,一个异形结构里的150mm直径圆孔,准备工作就要半个小时,完全打好要3个小时。
一台大型液压镗铣床、四五十件大大小小的工具,靳江在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22年,不管是春节还是其他节假日,只要有生产任务,他就没有离开过。“过节不忘生产、放假不停业务。”靳江说,干生产、保工期是当工人的本分。
靳江的工具
但一说起家人,靳江还是觉得有些亏欠。“这么多年,只有儿子去年到攀枝花上大学,调休了3天假陪着出去了一趟。”靳江说,以前妻子也在这个车间上班,基本没有假期,一家人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连河南老家也很少有时间回去。
中国水电七局夹江公司党委书记曾文介绍,春节期间公司有5项合同需要突击,各分公司、海外项目部像靳江一样安排加班近300人次。尤其是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一线工人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确保安全生产、工期不误。在过去的一年,夹江公司先后完成了柬埔寨桑河、津巴布韦卡里巴、巴基斯坦塔四、埃塞俄比亚吉布、苏丹罗赛雷斯、加拿大莫斯卡特一期等国外项目的履约,完美兑现制造川军对世界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