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版面
半个世纪的梦想升腾
——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建局50周年追记
2015年,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迎来建局50周年!
半个世纪风雨兼程,水电七局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沿袭中华民族复兴脉络,投身国内外市场逐鹿群雄!
50载自强不息、薪火相传,擎起300多个工程,斩获200多项科技成果,揽150多项国家专利,创150多项省部级工法。
2015年,水电七局建设“两百亿一流综合建造企业”的愿景终将实现……续写世纪新篇,成就辉煌梦想!
全面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全面大力开拓市场、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全面提升技术和管理优势竞争力、全面变革项目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使命在肩 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五十年前, 1965年11月12日,按照毛主席、党中央“三线建设要加快”的号召,一群32名满怀梦想、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男子汉,从河南三门峡水电站搭乘闷罐车,经两天一夜颠簸,来到荒山野岭的不毛之地四川龚嘴。之后,“好人好马”分几批达5000人成建制的队伍进川,“三个石头一口锅”起灶,“四根棍子围席子”,上面搭上油毛毡就是房子……从此,大渡河不再沉寂,神秘的“515”工程揭开面纱……
“她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整合水电资源、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茂夏对于“责任”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个局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能源部,现为中国电建集团全资企业。在丰满水电站、官厅水电站等建设工程记载着他们的脚印、功绩与奉献,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1978年12月26日,龚嘴水电站7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1979年,七局人转战国家重点工程铜街子水电站,荣获aaa信誉工程等称号,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
勇立潮头 变道砺行为人先
世纪之交,大浪淘沙。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他们走出铜街子,直面“找米下锅”的风雨……
“改革孕育了七局,七局也始终以改革为动力,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1997年,他们全面进入市场,确立了国内工程、国际工程、资本经营三大市场并立,水电和非水电两大产业互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战略,开创新发展局面。
1994年12月14日,他们投身长江三峡工程建设。
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七局人大展身手:参建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安装红水河龙滩世界最大风冷式机组,跻身雅砻江锦屏一级建设世界最高拱坝;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大渡河瀑布沟、大岗山、长河坝,地下工程世界领先;澜沧江再筑小湾、糯扎渡,威震云贵高原;宝泉抽水蓄能泽惠中原,参建南水北调工程,入燕赵战楚吴,泽被后人。
申茂夏形容转型十年发展:“天帮忙,人争气。”
——中央领导亲切关怀、国家政策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国计民生需求的牵引、世界水电工程业的兴旺。
——七局人痛定思痛,确立实际的发展战略,群策群力,抓住机遇超常规发展。
“站在这个新起点上,对水利水电工业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大到强。走向世界,道路还很艰辛、很漫长。”申茂夏说。
大道远行 业务升级开花结果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市场机遇虽辽阔如海,仍却风云变幻。水电七局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意味着必须承受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水电之舟逆水而行,不进则退;发展须有紧迫感,比别人慢就是退。”申茂夏认为,必须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生产方式,业务要转型,产业要升级。探索实践ppp、epc等施工管理总承包模式,加强内部改革重组。
有着强烈渴望发展意识的七局人,保持着大道远行的精神,一路延伸:进军草原参加包西铁路;登临泰山建设京沪高铁;挥师南下承建深圳地铁。光明使者与路桥先锋并驾,电建新军与铁路雄师齐驱。
2010年12月,世界第一条客货共线的包西铁路通车。同年,水电七局成为综合100亿企业。2011年,新中国第一条京沪高铁运营;随后,南广铁路和沪昆铁路相继运行。2015年,深圳地铁7号线万米隧洞群率先贯通。承建的成都、武汉地铁等快速掘进……所建铁路里程逾300公里,中标额过百亿元。
市政建设亦风光无限。继承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机修理库、成都自来水六厂bot项目后,七局以成都北城改造、建国家级天府新区为契机,承建成都红星路南延线、金芙蓉大道、金凤凰大道、锦江生态治理等项目。
资本经营是水电施工业的梦想。在中国电建集团领导下,七局投资控股久隆水电,参股四川电力开发公司和革什扎水电公司,权益装机超过120万千瓦。
七局人有征服江河的雷霆万钧之力,也不乏商贾四两拨千斤之巧。从山川河道横枪跃马到博弈商道游刃有余,承借企业改制变革,成为建设经营于一体,多元化、综合性施工企业。
心梦为向 “一带一路”战略能量释放
当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七局人逆势而上,他们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打造国际品牌。
截至2014年底,合同存量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水利电力、国内非传统业务、国际工程业务分别占比21.07%、27.12%、51.81%。
在国际业务大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实现研发、生产、渠道的全球布局和运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2015年5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这里是巴基斯坦南部的卡西姆港,4月20号,卡西姆港燃煤电站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批项目正式签约,短短一个月之后,各项准备工作就已全面展开。”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基础建设相关行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不难发现,在国际业务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实现研发、生产、渠道的全球布局和运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事实上,跨入新世纪,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业务优先发展。继叙利亚迪什林电站分包掘金之后,2002年,巴基斯坦高摩赞水电站工程开工。
随后中标承建马来西亚巴贡、苏丹麦洛维等水电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菲律宾、尼泊尔等市政项目,欧洲马其顿高端市场,海外建筑市场花开数朵,实现从分包到承包,从局部到整体的根本转变。
其中,苏丹麦洛维水电站是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国际工程师们在尼罗河上构筑当代的金字塔。而巴贡水电站被誉为“马来西亚的三峡工程”,205米高的面板堆石坝为拉让江增添雄奇的风光。
如今,七局正不断加快国际业务“二次创业”的步伐,真实上演了从“2012求变”、“2013转变”、再到“2014质变”的海外转型发展之路。2014年,国际业务新签合同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超越其他业务板块的增长,其成长性优势逐步显现。
征程漫漫未穷期,打造百年老店不止步。中国水电纵横祖国大地,穿越南亚丛林,远征非洲大陆,抢占欧洲高端市场,在高山峡谷,在江河湖海,镶嵌了一颗颗明珠,树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
半个世纪50年,水电七局的发展始终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5.12”汶川大地震,七局人抗震救灾,大爱无疆,受到全国总工会和国资委表彰。玉树、芦山和尼泊尔大地震,全力救助。
站在历史新起点,下一个十年、五十年……七局人的大梦想还将延续,并成就更大辉煌。
东西南北中,水电七局承前启后,在共筑中国梦的盛世中继往开来。新一届领导班子不辱使命,秉承“为股东创效益、为社会担责任、为员工谋福祉”的宗旨,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保持多元发展新常态,按照“全面建设质量效益型企业、全面大力开拓市场、全面深化内部改革、全面提升技术和管理优势竞争力、全面变革项目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战略思路,引领企业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