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发真人-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 |
|
参观“909”有感 | |
| |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上世纪中叶,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国际威胁与苏联的“瞧不起”,毛主席提出了这铮铮誓言,成为了一代人坚不可摧的信念。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于是,在距离四川成都100多公里外的深山里,成立了一处代号“909”的基地,全国各省市的八千军民纷至四川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曾有离家寥讯,曾有衣食住难,曾有设计无门,曾有实物未见;但亦有万人宣誓,亦有自教自学,亦有国之后盾,亦有英才敢为天下先。 “四合院”里有一处信箱,曾是八千军民与家人唯一的联络方式。上面却写着“成都291信箱”,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通信地址,更是让探亲的家人“爽然自失”,为了这份工作的顺利与安全保密性,他们只好为大家舍小家。 “三个蚊子一盘菜”,成为了那个时候人们的笑谈。可想而知,住在深山里,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成了问题,那时候喝的水,来自稻田、池塘、河沟,用明矾进行处理后,经常会发现一缸水用完,缸底沉淀起很厚一层泥,喝了经常拉肚子;“干打垒”的住房没有钢筋,本着“先生产后生活”信念,就地取材用石头和泥巴垒起房子。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却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学。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用计算尺计算反应堆结构,用手摇计算机计算着物理公式,一次次的试验,使核反应堆成功完成满功率运行,最终实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当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谁也没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仅有的参考资料,是从报纸上翻拍的两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凭一腔热血和默默攻关、实践完成胜利。 “八千会战大军”的队伍,表面上,他们是“搞水电”的神秘人,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他们是第一代核潜艇建设者,即使背井离乡、隐姓埋名,便也义无反顾,为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聚集在办公处下,进行动员宣誓,那种力量仿佛穿越了时空,如今依然撞击在人们的心灵。 “那时候,条件艰苦啊,我们都能够干出来,不容易!”当时大多数人只会俄语不会英语,而外文资料又大多为英文,大家便互教英语,刻苦自学,默默攻关。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经过两年的努力,方才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这些“门外汉”悄无声息地站到了核动力科学研究的前沿。 “核潜艇的技术太复杂,你们搞不了,花钱也太多,你们不要搞。”在向苏联提出援助核潜艇研制的想法被拒绝后,毛主席对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发出的伟大号召,毅然决定“我们自己搞”;周总理亦说:“不仅原子弹要搞,核潜艇也要搞”。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工业,怎能受制于人? “我来签字,我负责!”在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开发前期,经常有很多人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他主张坚信实验结果,用数据说话。精细严谨,大胆决策,敢于担当,终是成功了。 2021年6月8日这一天,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90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开展“学党史、忆初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我的感触之深、影响之大自是言不尽意,但已铭刻心骨。 从此我知道,那个深山在夹江,那个成就是时代精神。 | |
| 浏览次数: |
